1498537169-3215924471_n.jpg

 

 

 

8c35c683-58a7-4324-8b8c-0e8f00632bff.jpg

 

第ㄧ部

          第五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第二號協奏曲

 

        在我生命中最艱困的時期,當我以為一切都已失敗,再煩惱也是徒然時,我見到一個人,他接納我的問題,並且和我一起討論。

        這個人就是托爾斯泰伯爵。當我被引介認識他時,我二十四歲。

那是利文(Alexandra Lieven) 公主,她許多的慈善活動都是由極具天份的拉赫瑪尼諾夫所協助,她安排了這場會晤。她寄了一封請簡給托爾斯泰,要求他見一位對自己能力失去信心的年輕人。過了幾年,拉赫瑪尼諾夫對於他與托爾斯泰的會晤說了兩種版本。較早的版本比較正面:

 

     「年輕人,」他對我說,「在你想像中,在我的人生中任何事都這般平順嗎?你是否以為我都沒有煩惱,從未對自己躊躇或失去信心?你真以為信心是永遠如此堅強?我們所有人都有困難的片刻;然而,這就是人生。讓你的頭往前看,持續走著你該走的路。」

    之後,比較私密的版本,拉赫瑪尼諾夫告訴斯旺(Alfred Swan):

整個會面的結束很不愉快......當我第一次拜訪他時,他正和戈登魏澤玩西洋棋。之後我對托爾斯泰崇拜敬禮。當我接近他時,我的膝蓋顫抖。他要我在他旁邊坐下,敲著我的膝蓋。他看到我是如此的緊張。之後,在桌子旁,他告訴我:「「你必須要工作。你認為我對自己很滿意嗎?工作。我每天都工作,」說了些陳腐老套之類的說詞。

 

L.N.Tolstoy_Prokudin-Gorsky.jpg

 

    工作 ── 那正是拉赫瑪尼諾夫無能為力的。在他第一號交響曲大挫敗之後,他立刻作了新的交響曲,但隨即丟棄。與他創意的資源同班命運,他的經濟資源也在流逝。雖然他有時出現在音樂會上,然而他的憂鬱低潮從未散開;而音樂會也因為太稀少,導致無法分散他對第一號交響曲命運的陰影。以收入來源而言,音樂會太過零散也無法仰賴。鋼琴課以及學院的職位,在那艱困的幾年中,是支應赫瑪尼諾夫生活的僅有方式。

 

       在薩丁家族成員中,他唯一有興致談論的音樂工作只有指揮。他被聲音以及其細微變化所吸引,這種音色僅能由極為謹慎有素養的交響樂團所表達出來,而他也欣賞所有樂器都朝向單一目的的想法。當然他比葛拉祖諾夫更好!除了在音樂院指揮他自己的作品,在基輔指揮他的歌劇,指揮對他而言是不熟悉的領域,而也許因為這個特殊原因,這個音樂話題似乎總是困擾他。他最親密的友人提出幫他尋找指揮的職務。有個人帶著他的資歷去找百萬富翁薩瓦‧馬蒙托夫(Savva Mamontov),而拉赫瑪尼諾夫之後形容他事業的下一步:

 

       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困難。我只有幾堂鋼琴課,尋找 (成功機會不多)任何和鋼琴家有關的合約。這兩到三年間真的非常焦慮且辛苦,而突然間,從一個沒料想到的地方,給我捎來一個很棒的機會。一位莫斯科的富人,鐵路大資本家,決定組成一個私人的歌劇院。這就是薩瓦‧馬蒙托夫。他接近我,提供給我他歌劇院第二指揮的職務,我當然立刻接受。

*列夫.托爾斯泰:Leo Nikolayevich Tolstoy,1828-1910俄國大文豪,著有戰爭與和平復活安娜‧卡列尼娜等書

 

第十一章

 

Re 和 鐘

 

       一九一二年二月拉赫瑪尼諾夫進入了一種俄國人特有、一段奇怪而遙遠的友誼。二十三歲的詩人,瑪莉塔‧夏金孃 (Marietta Shaginyan,1888-1982),從未見過作曲家,她有著如同前輩法國作家 Marie Bashkirtzeva 以明信片連珠砲提問莫泊桑 (Guy de Maupassant) 一般的行為,而拉赫瑪尼諾夫則以他敬愛的柴科夫斯基般的誠懇態度,忠實地回應梅克夫人書信的問候以及建議。夏金孃隱藏她的身分開始通信:

 

       在一個二月的夜晚我寫信給拉赫瑪尼諾夫,我從未見過他,寄信去聖彼得堡,他在那裏有一場音樂會。我隱瞞我的名字,信中署名音樂的音符Re,此後,在我們全部的私人接觸 ── 從一九一二年二月直到最後一次於一九一七年七月 ── 我都維持Re的身分:他從未用別的方法稱呼我。

 

73633245_4273535_Marietta_Shaginyan_1_-205x300.jpg

 

       那年拉赫瑪尼諾夫正處在成功與榮耀的高峰;他的音樂會受到熱烈的歡迎......但就在這些廣大知名度與好運的幾年間,拉赫瑪尼諾夫嚴重而病態地懷疑,懷疑自己,而在莫斯科的這位年輕人知道所有這些。

    拉赫瑪尼諾夫第一個回覆聽起來似乎是寫給一個非常年輕的孩子:

 

親愛的Re

       感謝你美好的信,我昨天收到。我還滿希望和你談話── 但是我很忙,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,太多的行程要趕,而變得非常疲倦,那也是我很少談話的原因。這次我會盡量給你確切的答案,在你信中結尾的最後要求。寫到這裡 (我會在那裏直到下週結束)。你發生什麼事了嗎?── 你生病了嗎?為何有些悲傷的氣氛在你信中流露? 

拉赫瑪尼諾夫    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五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親愛的Re

    如果我要求你做些事情你會生氣嗎?如果這要求不需你做太多事,你會做嗎?這裏想請你幫助我:我需要歌曲的歌詞。你能夠想一些你認為合適的嗎?對我來說 Re知道許多這方面的訊息,幾乎所有 ──或許甚至是所有一切。作者是當代或已逝都無所謂! ── 但必須是原創,不是翻譯,不要超過八至十二行,最多十六行。另一件事;情緒必須多點哀傷而非輕快。我並沒那麼幸運有明朗的語氣!我等著你的回答......

    P.S.我沒寫給你任何關於我自己:我不知道也不想如此。當有人告訴你,說我是最平凡而最無趣類型的人,這是真的 (沒理由欺騙 )。 

一九一二年三月二十九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在伊凡諾夫卡平靜生活中,赫瑪尼諾夫繼續進行著他私密的通信往返。在五月八日:     

       除了我的孩子,音樂及花之外,我愛你,親愛的Re,而我也愛你的信。我愛你,因為你是如此聰明,有趣,也因為你不是極端 (我其中一個例外的狀況,是被任何一個人「所吸引」);而我喜歡你的信,因為每個字都散發著信仰,希望和愛:這種安慰撫平了我的傷口。雖然也許有著些許的羞怯和不確定,你令人驚訝地形容我,而你也非常熟悉我。何以如此?對於驚奇我是從不厭倦的......只有一件事不大好!......你看著我 ,期望一些在不屬於我的東西,而你希望看到的,則是我永遠不可能成為的那種人。 我「犯罪式誠懇的謙讓」(Re的信) 我很抱歉得說,那是存在的 ──  而我想像我「也被庸俗給毀滅」,如你一般,在一個不算太遙遠的未來。這些都是事實!事實是因為我對自己沒信心。教導我如何對自己有信心,親愛的Re!甚至在我身上只有你一半的信心就足夠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200px-Rach10.jpg

   

 

第二部

 

      第十三章     

 

 音樂巨匠

 

        有了這十二場演出酬勞,拉赫瑪尼諾夫得以回歸正常,償還債務,在準備下階段大動作前,有足夠的時間休息到處看看。有一件事情很明白:他得長時間放棄創作。為了要給女兒受教育及家庭的安全感,他需要穩定的收入。在這些現實合理的動機之下,有一個更深沉,比較「不合理」、持續增長的動機:拒絕創作,非常肯定的拒絕!甚至他得解釋這是「無能」去創作。追根究柢,與其他天性熟悉的事物無關,拉赫瑪尼諾夫很難做決定;雖然他並未察覺到有一股動力在驅使他做決定。

 

Rachmaninoff_and_daughter.jpg

 

       選擇鋼琴家的事業,需要最多的努力做準備。他發現一個作曲家兼鋼琴家的合約總是受限的;他得將自己轉換為鋼琴名家。為此,他的日常生活必需改變,他長期忽略的技巧必須重新加強── 一大套全新的曲目必須建立。所有對自己在演奏上要求,除了其他作曲家作品之外,還要彈奏自己的作品。以這個角度來說(如同其他大部分人),他謹慎小心的態度是嚴格而沉重的。四十五歲的年紀,這個偉大的藝術家開始全新的事業,如同年輕企圖心旺盛的音樂家一般,以同般的精力與堅持投入。

 

rachmaninoff1.jpg

 

       拉赫瑪尼諾夫極少在演奏會中將自己作品放在不重要的位置。他下一季的前兩場音樂會,九月十八日、十九日在隆德(Lund)和馬爾默成為他新事業的首度嘗試。這兩場節目展現大部分他夏天的工作:莫扎特、舒伯特、貝多芬(Op.10,No.3)、蕭邦 、柴科夫斯基。在九月十八日和十月十八日之間,拉赫瑪尼諾夫開了十四場音樂會。斯德哥爾摩又多開了一場,由許內沃伊特指揮,演奏自己第二號協奏曲和第三號──為他人生下一個大動作前的最後一場演出。

 

*許內沃伊特:Georg Schne'devoigt,1872-1947。芬蘭指揮家、大提琴家。

 

第十九章  

 

「俄國」交響曲

 

 

    新作品《狂想曲》(Rhapsody)首演,僅在四天即將來臨,拉赫瑪尼諾夫於十一月三日的紐約獨奏會中展現最佳實力。

    費城的節目單撰稿者紀爾曼,有個機會在公開演出之前見到以及聽到新的樂譜,他在Sunday專欄中寫:

 

       拉赫瑪尼諾夫先生的新作品,自一九二七年在這裡聽到的第四號協奏曲之後的主要作品,是一首給鋼琴和交響樂團的「狂想曲」(暫定名稱)。它是,曲式上來說,一系列(二十四個)以帕噶尼尼主題的變奏曲,手稿中原始的曲名為「Rapsodie (en forme de Variations) sur un Theme de Paganini」。拉赫瑪尼諾夫先生之後刪去附帶說明的句子──但是,很高興的,保留了變奏曲!因為它們是作曲家以一位音樂設計和結構大師的成就當中,最迷人燦爛的作品。

 

       新作品在今年七月三日開始著手,在拉赫瑪尼諾夫先生於琉森湖畔的夏天別墅完成。拉赫瑪尼諾夫在十月四日抵達紐約,在他個人資料中帶著他新作品的總譜。在短短的八天當中,一部分被抽出、複印、裝訂,另外(在司托柯夫斯基先生的合作與協助下),此作品在費城音樂院的劇場休息室進行第一次排練。

       拉赫瑪尼諾夫為了善意地開發帕噶尼尼的主題,他選擇了二十四首小提琴隨想曲Op.1,因為帕噶尼尼自己做了十一個變奏與終曲。這個主題對所有的音樂家都很熟悉,而如同被布拉姆斯引用的音樂摯愛,則是他著名的鋼琴變奏曲,Op.35。

 

13.jpg

 

       拉赫瑪尼諾夫先生這首曲子的結構,明顯有一些神祕特質,「正確的特質」被形容為,「直到演出前,他渴望隱藏它」。但也許只揭露一點,並不會有任何傷害,不至讓整個演出曝光。拉赫瑪尼諾夫的「狂想曲」以一個九小節的前奏開始 (活潑的快板,2/4拍),此時預示主題。之後以一種音樂上類似艾莉絲夢遊仙境的奇特法庭程序,由皇后宣佈:「第一宣判,第二判決!」而我們聽到,第一,變奏 I (判例),在這裡樂團玩耍著主題片段,之後是正式主題的聲明,由第一小提琴、鋼琴有節奏的敲擊,稍微加強。緊接著是第二變奏。

 

就在拉赫瑪尼諾夫剛抵達瑞士的避暑別墅時,他於四月十五日寫給威爾蕭,附上這份簡報:

 

    在一個音樂季的尾聲時,我只是因為「在鞭子下面」而動作......生命是如此奇怪的安排啊!當一個人年輕強壯時──他得等待經紀合約。但它們卻不來。而當一個人逐漸衰落,卻不知如何從這些合約中保護自己!一半以上我都無法滿足──那就是接受它們。過去十年娜塔莎陪著我到處巡迴演出。她幫助我處理事務,因為通常抵達一個城市都在音樂會開演前幾個小時,旋即又離開。我的曲目大部分是演奏別人的作品。我不喜歡彈自己的作品。我放進二或三首小曲子「為了登台的理由」。我彈什麼?我已經演奏很多曲目!我最喜歡的音樂會分成兩部分:第一是蕭邦,之後是李斯特。一個人不需要讓自己演出這些曲目......克萊斯勒被認為是最優秀的小提琴家。在他之後,或甚至和他平起平坐,還有海費茲。最好的鋼琴家,我敢說,仍然是霍夫曼,但,是在一個他有心情的狀況下,或「在好的狀態下。」......美國最好的交響樂團:在費城 (我和其錄製唱片)以及紐約。那些尚未聽到這些樂團的人不會懂得交響樂團到底是什麼。──我還沒出版我的回憶錄。你可能已經聽說過萊易斯曼的書,書名是Rachmaninoff 's Recollections told to Riesemann。它在美國和英國出版──英文,當然。如果你想要──我可以寄給你。這本書超級枯燥乏味。附帶的,它包含了大量不屬實,證明不是我口述的事實,大部分是萊易斯曼的創作。三月當我在英國時,他們寄給我另外一本有關我的書 (作者為Watson Lyle),附上請我同意此書的出版要求。我允許,但我只能讀它前三章。再沒有更多的耐心了!為了上帝,請別認為我在刁難。即使這種寫作,也能感受到作者的天份!但這裡沒被注意到,無論在萊易斯曼 (他去年去世,這也是我僅責罵他一些些的原因) 或這位英國人......你也可以問問娜塔莎和我的孩子。關於他們,我們只能說,很難找到比她們更好的妻子和孩子。一本書應該要提到她們。

 

 

Rahmaninovyi.jpg

 

 

 

第二十二章   交響舞曲

 

        在美國的巡迴中,拉赫瑪尼諾夫在火車上,一夜無眠之後抵達明尼阿波利斯。他必須演奏貝多芬第一號協奏曲以及李斯特的 Todtentanz;由米托普羅斯指揮,節目也包括拉赫瑪尼諾夫第三號協奏曲,然而這是一場筋疲力竭的音樂會。一位記者問他,如果他要退休,將會是何時,這位疲憊的音樂家說,「當然我會退休,」想著親愛的床;「這次的行程特別疲累。」在舉辦第一次美國首演音樂會三十週年慶時,這些字語成為新聞報導中廣為流傳的根據,拉赫瑪尼諾夫即將舉辦最後的告別音樂會。然而美國觀眾則再聽到多出另外三季的演出。

 

 

 三十週年慶的慶祝比起退休更加輝煌壯麗。費城交響樂團宣佈其紐約的音樂會:

 

拉赫瑪尼諾夫的整套曲目

 

指揮:尤金‧奧曼第

 

 

e小調第二號交響曲,Op.27

 

升f小調第一號協奏曲,鋼琴和交響樂團,Op.1

 

 

鋼琴獨奏:塞基‧拉赫瑪尼諾夫

 

   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帕噶尼尼主題狂想曲,Op.43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鋼琴獨奏:塞基‧拉赫瑪尼諾夫

 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

十二月三日

 

指揮:尤金‧奧曼第

 

 

c小調第二號協奏曲,鋼琴和交響樂團,Op.18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鋼琴獨奏:塞基‧拉赫瑪尼諾夫

 

 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

死之島,Op.29

 

 

 

d小調第三號協奏曲,鋼琴和交響樂團,Op.30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鋼琴獨奏:塞基‧拉赫瑪尼諾夫

 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

IMG_20190513_113653.jpg

 

十二月十日

 

指揮:塞基‧拉赫瑪尼諾夫

 

 

a 小調第三號交響曲,Op.44

 

 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

鐘 Op.35

 

 

       (給獨唱女高音、男高音和男低音、混聲合唱團以及交響樂團),

 

 

        女高音:Susanne Ficher;男高音:皮爾司 (Jan Peerce);

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男低音: Mack Harrell ;西敏寺合唱團 (Westminster Choir),由 鍾‧威廉森協助

 

IMG_20190510_195826.jpg

 

 

*紀爾曼:Lawrence Gilman,1878-1939。美國音樂評論家。

*拉赫瑪尼諾夫夫人對於此反應的解釋是,她的丈夫通常以嚴厲的態度面對自己的作品,通常是當作品進行不順利,而他必須去克服許多的懷疑之時。這些情緒非常短暫。大致來說,他寫給朋友的信件都展現出對自我批評的誇張態度。

*海費茲:Jascha Heifetz,1901-1987。俄裔美國小提琴家。   

 

─── 內容摘錄自拉赫瑪尼諾夫的音樂人生:Sergei RachmaninoffA Lifetime in Music》一書;本文章之圖片轉載自網路;分享請註明出處。

文章標籤

Katheri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